恶人不多,多的是恶心人

作者: 王五四  2025-09-14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这个社会涌现出来的很多坏人坏事,之所以令人发指,不是因为它有多恶,而是有多恶心。我们提到坏人时,常爱说某某的良心被狗吃了,其实他的心脏还在,只是脏了,脏到狗都不理,狗可以吃预制菜,但不吃脏东西。

我挺爱吃西贝的,但仅限于几个菜,我以前跟老婆说,我们要常来吃,希望它别倒闭,能继续开下去,不是它有多美味,而是它不恶心,是一个不恶心的选择,在这个社会,某件事,你还有得选,那就不会太坏,太恶心。这次被老罗弄,西贝的老板贾国龙肯定很难受,不过西贝多半不会倒闭,它还有得选,它的眼前还有路。

之前的预制菜大讨论和这次的预制菜讨论,让我越来越讨厌中国的食客,他们太没数了,太自我感觉良好了,以你们的社会地位,吃点预制菜,那得算是烧高香了,可他们追求的,谈论的,居然是“鲜”是“美”,他们的行为让我想起苍蝇一家的故事,苍蝇一家在津津有味地吃饭,小苍蝇问妈妈:“妈妈,我们怎么每天只吃粪?”妈妈很生气:“我说过多少遍了,吃饭的时候,不要讲这么恶心的事!”

在吃这件事上,或者说,在令人恶心的吃的事上,预制菜真是冰清玉洁了,恐怕都排不上前十。预制菜,至少还有个公开的名字,还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有些恶心人的东西,连个名字都没有,连个出处都没有。当然,大多数人以为的预制菜,并不是预制菜,我们要抵制的预制菜,也不是你想的那种预制菜,提前炖个老鸭煲,炖个牛腩汤,客人点了,再一热,这多正常,有啥毛病吗?急冻有机西兰花,冷冻保存期两年,有啥毛病?现在越来越多人得了同一种怪病,那就是真把自己当人了,把自己当作生活在正常社会里的正常人,可是很多荒诞的事令人匪夷所思的事,都在不断的提醒我们,要认清形势认清现实,这不是一个正常社会,我们没有被当作常人看待,甚至是没有被当作一个人看待,如果大家都能有这样的认知,那么吃点预制菜,得谢主隆恩了。

这么多年那么多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你心里一点AC中间的数没有吗?还想吃美食,还讨论哪哪是不是美食荒漠,思想超前了,要求过度了,食品安全问题还没解决,就想解决食品是不是美味的问题,中毒太深。很多问题的出现,往往是因为思想的扭曲,就比如他人不把你当人看,你又把自己当人看了,那么自然会出现很多问题,只有放弃幻想,认清形势,承认自己的社会地位,内心才能平静,才能欣欣然接受预制菜,我敢说,西贝的预制菜,是你在有选择的情况下,能吃到的在很多方面都很优秀的菜品了。

官方老提食品安全问题,重点在安全,他们的重点往往是底线,也就是说,食品安全,就是吃不死人,不拉肚子,而不是恶不恶心。因为恶心,是恶心不死人的,至少不会当场毙命,所以,你认为的食品安全,和他们追求的食品安全,是两种安全,你想要的安全,是美好的,他们想要的安全,是预制的。

在我们这样食品安全问题数十年如一日比一日严重的环境里,预制菜不代表不好,有时候甚至更安全,但肯定不是美味佳肴。预制菜的质量问题,预制菜使用的不透明的问题,不仅仅是商家的问题,它首先是生产监管的问题,它是商业规则的问题,这里面也有互联网大佬和平台的问题。预制菜不是洪水猛兽,不是劣质食品的代名词,无人监管、监管不力、监管标准低下,才是最大的问题。预制菜不可怕,可怕的是连预制菜都不合格,可怕的是人们没有其他选择和选择的权利,我们目前面临的是两个问题,首先是民生问题,其次才是生活质量问题,从民生角度出发,预制菜没有问题,便宜便捷,但它的基础是,给人吃的。从生活质量和餐饮服务的角度出发,允许预制菜的出现,但要给那些不用预制菜的商家更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总是要有人选择走那些注定艰难但又人间值得的道路,人间至味是清欢,不是预制的制。

我听六神说过一句话,你可以认为自己什么都比领导强,你智商比他高,情商比他高,专业水平比他高,甚至打麻将水平都比他高,但是有一样你多半不如他,那就是获取信息的渠道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挺有道理,那些信息大概都是上层信息上等信息,财富密码暴富机会。但有些方面信息的获取,谁都不如外卖员厉害,这些信息你可以理解成底层信息、下等信息、垃圾信息,跟任何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的信息,比如外卖食品的恶心程度,包括原材料和加工过程等。前阵子刷到一个外卖员的视频,他说他接触到的黄焖鸡米饭所用的原材料以及加工过程,让他想起来就要吐,相比之下,那些当着他的面把预制菜包装撕开倒进锅里炒几下就打包的反而显得美味可口很多了。

我以前也老跟朋友说,点外卖尽量点老娘舅这样的,大厂流水线出来的,有些硬指标控制着,至少没那么恶心,卫生条件也相对好点,至于好不好吃,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所以说,好吃这件事的基础是能吃,美食的基础是给人吃的。前提不成立,本质看不清,在复杂中国做不好一个食评家,当下的食评家要审美,更重要的是审丑,在这一点上,很多外卖员已经是食评家了。他们掌握了一手信息本质信息,他们跟董事长ceo掌握的信息不同,但同样核心,大家都掌握着点什么,很公平。作为一名食评人,有一天我也会去送外卖,当然,更可能的是,会去养猪,看着它们咣叽咣叽进食的样子,我一定会想起那些吃美食的日子以及共进美餐的美食家。最近我很孤独,孤独的美食家?其实美食家这三个字,我是抵触的,遍地丑恶,哪有美可言,更别说家了,美食家这三个字就像食品安全这四个字,门槛越来越低,下限越来越低。

我更爱自称食评人,就像做时评人一样,干的都是审丑工作,这个工作挺简单,因为遍地是丑,所以审起来要精挑细选,要带着一颗包容的心,只要不是太难吃,就给人家写几句好话,大家都不容易。食评人的孤独不是没有进食的能力了,而是没有进食的欲望了,就像一个时评人,没有写作的欲望了。我已经没有进食的欲望了,特别是一堆人一起进食的欲望,这不是丧失了人际交往的能力,而是失去了逢场作戏的兴趣。所以当下,慎谈美食,先吃点人吃的东西,先做点人能吃的东西,先不要成名成家,先做个正常人,不要混淆美丑,不要颠倒是非,不要本末倒置,正常的伦理生活应该像《诗经-大雅》里讲的那样,“人有所操……”,一旦颠倒,一旦倒置,就成了操所有人。世间哪有那么多大是大非,哪有那么多大奸大恶,恶人不多,多的是恶心人,预制菜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被预制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