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五四 2025-11-02
最近一打开短视频,就能收到好几条关于小米雷总的内容推送,基本全是挖苦讽刺,当然,这样说也不全面,那也不叫挖苦讽刺,就是大家根据雷军的发言视频,整理归纳了一些他的段子和自己打自己脸的内容,不是这些人写段子多厉害,他们根本不需要创作,不需要创作笑点,如实反映就行,因为雷总自己就是笑点。
建议小米法务部不要老盯着网民,也要管一管腾讯这样的视频平台,实在不行,你们管一管雷总,起诉他。如果这个你们做不到,我感觉小米光一个法务部是远远不够的,你们还需要设立宣传部、网信办、公检法,如果涉外,内容传到外面了,你们还需要外交部,如果外面沟通起来太难,协调起来太费劲,你们应该还需要一支军队。
我现在一点也不同情那些车出了问题艰难维权的小米车主,这是他们人生道路上必经的坎坷,必须要交的学费和付出的代价,只是这代价的程度不同。中国消费者的认知一直是扭曲的,当然,主要的责任不在于他们,而在于那样的根源催生了那样的商业环境,消费者从来就没有被好好对待过,也不用什么好好的对待,连基本的正常水平都没达到。
这也不奇怪,何止商业上,哪个领域里,他们也都没被当作正常人对待,就像前阵子那些网暴郑智化的人,郑智化生存的环境,郑智化是被如何对待的,而那些人又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两者一对比就会明白,他们是不可能产生共鸣的,是不会共情的,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更何况,那些人,连个人类都不能算,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他们从来就没被当个人对待,所以对他们的要求不必太正常,所以看他们的行为举止,要用参观动物园的眼光。
但说消费观这一块,要想赚钱,就不能有良心,我之前帮家里人和朋友卖过海参,卖过水果,也卖过一些自藏的古玩字画,现在也卖和田玉,赔钱的经验十分丰富,总以为我的东西很好,价格也很实惠,这不就可以赚到钱了吗?事实并非如此,从十几年前卖家里的烟台大樱桃开始,就有朋友会问,为什么杭州菜场门口的大樱桃才十块一斤,你的要二十几,卖长岛底播的海参时,也有熟人问,为啥网上的海参才一千多一斤,你的要两千多甚至三千,以前我会很耐心的解释,告诉他各种要素的不同都导致了品质的千差万别。
后来,我觉得,何必呢?又不是一斤三千的海参,我赚你两千八,就小几百的利润,而且一年基本也卖不了几斤,费那口舌干嘛,更何况,说了他未必会信,信了也未必会懂。
放眼望去,这么多年,在中国赚到钱的,都是些什么人,大部分是些什么人,而曾有一阵子,这些人还是高高在上的社会精英行业榜样,而现在他们早已跌落谷底,当然,还有几个依然在神坛,但这神坛,已开始加热。
我一个很敬佩的古玩老师跟我说过,这个行业,赚钱的都是卖假货的,赚大钱的都是卖半真半假的,像我们这样的,永远发不了财,不仅不发财,还要被人各种质疑,问各种傻问题。那时候听了觉得太有道理了,但好像跟我也没关系,现在想想,有些许悲哀。这个社会已经没有底线了,虽说成王败寇,可成败也是有其门槛的吧,不能说一个人有了钱就成功了,更不能把一个靠坑蒙拐骗起家的有钱人算作成功吧?可现实就是如此,有太多这样的人。你可以无视这些人,可以蔑视这些人,可你自己,也得有安身立命之本才行,你自己可以挺得住,扛得住,可还有亲人,你得正视很多现实问题,所以特别感谢那些朋友,不问你最近写没写文章,也不问你过得好不好,直接给你甩单子。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这也没什么,也不值得委屈和哭诉,长久以来便是如此,今何在的《悟空传》里有一句话,被用在了《沉默的荣耀》里,“大圣,此去欲何?”“踏南天,碎凌霄。”“如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既如此,便如此,但不影响让那些魑魅魍魉吃俺老孙一棒,吃棒之前,咱得先吃饱。所以,没有买卖,就有伤害。
(编注:来自王五四的随笔,编者加上标题和分段)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